顾拜旦曾说过“凡事考虑诸多之人,往往心绪难平郁郁寡欢,虽一小事皆可致其喜怒无常,很难成就大事”
是啊,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每天都忧心忡忡似乎考虑良多,他们不喜欢向其他人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总是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去琢磨诸事。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心事过重之人。
在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的思虑过多,被称为“思考过度”,他们习惯性的把一些微乎其微的事情无限放大化,把一件小事琢磨成了大事。总是习惯性的把一切扩大化,和这样的人相处我们总需要小心翼翼,生怕不拘小节的瞬间成为他们耿耿于怀的大事。
这样的人很难称为居高临下的领袖型人物,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小心思泛滥让身边人苦不堪言,在这类人面前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后只好逐渐敬而远之。
身边那些心事过重之人,往往都有这几个特征,我们要及时远离。
内心敏感易怒
我们常常用“针眼”来形容那些心眼小之人,一个人如果心事过重,把诸事都放在心上,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
如果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能够感知我们的心态变化和诸多细节,并极度擅长用这些细节进行推理,然而他们的推理并不完全建立在理智客观的前提下,更多是凭借他们的主观臆断而推测的。
这样长此以往,这类人变得极其敏感易怒,用一句网络用语来形容非常贴切“总有刁民想害朕”,内心过于敏感,无论别人做出如何友善的行为,对方都会觉得是别有用心。处处防备之心昭然若揭,让我们心寒不已。
在心理学上内心敏感之人大多易患精神类疾病,他们在患得患失中逐渐失去自我,而内心逐渐被敏感自我的心理占据上风,不会听人劝告不会理性分析。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让情绪瞬间失控。这样的状态长此以往必然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方向。细细想来着实可怕。
偏执近乎到难以沟通
一个人倘若心怀偏执,那么他的世界里就不再有公平和正义,只剩下罅隙与龌龊。
通常我们与人发生争执,在双方都各执一词的情况下,那么等两个人平静下来二次沟通是最好的方式,彼此之间求同存异化解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但内心偏执之人往往从来不会如此思考问题,他们会一门心思地认为你的言行都是有问题的,如果你想求同存异化解矛盾,那么他们会认为你别有用心。
只要他们内心中坚定的思想,别人是很难用时间和精力去化解掉的。他们内心偏执的情绪只有他们自己能慢慢理解消化,而在这个期间我们说的做的都是徒劳无意义的。一切的主动行为都会让他们联系到我们是不是别有用心。
和这类人沟通问题非常的麻烦,他们内心有疑惑但是从来不会说出来,只是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去添枝加叶,这样的结局就是他们想的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已经偏离了原本的思维航线。而内心中的负面情绪就像是波涛汹涌的江河湖海一样扑面而来。
心事重的人大多都有几分偏执,这种偏执是在缺少有效表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不习惯倾听和诉说,只喜欢听自己的声音。因此内心的负面情绪就像是涨潮的海水一般终有一天会将自己吞噬掉。
极尽鲁莽的表达观点
很多心思很重的人,他们总是异常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许多时候这些看法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他们总是当真且放在心头。
心思很重之人往往都容易被自己的人生错觉所蒙蔽,觉得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就是真实的,实际上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些事真的是真假难辨。但这类人却从来不这么认为,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直觉,通过周围的人和事总结归纳一下就可以快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如果你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表达出的观点鲁莽的几乎让我们瞠目结舌。
周国平先生曾说“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莫过于直觉,直觉只是自己心思上的映射而已”如果一个人只是习惯性的跟着感觉向前走,那么他们的人生很容易走上歧路。因为过分依赖自己的直觉去做事,那么做错事的几率就会大幅度的提升。
一个成年人做出决定时必然要结合自己的直觉加上外界的反馈做出综合的评判,而简单的只凭借自己内心的想法就鲁莽的下决定。这样的人未免有些太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