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家旅行社,他们的广告语非常独特,叫做——“到了那里,快乐就减半了。”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熟悉?
我们出发之前,总是心怀憧憬,做好各种准备,到了景点,憧憬的愿景变成了现实,却发现激动的心情慢慢消失了。
这和我们追求目标的过程也是相似的,大部分以达到目标为动力的人,会发现追逐目标的过程才是最能激发人内心动力的。
这不禁会让我们想起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一种是得到了它”。
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绪,这些清绪表现为人们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激情满满,充满斗志,但在即将要成功的时候,却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渐渐产生焦虑情绪,或者在成功之后感到倦怠不已,严重的甚至对工作感到非常厌恶,急切地想要逃脱。
这种心理现象在职场中会经常出现。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史蒂文·贝格拉斯,他写了一本《自我驱动心理学》,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作“精疲力竭症”。
蒂文•贝格拉斯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医生,他长期关注职场人的心理问题。在《自我驱动心理学》中,他详细介绍了精疲力竭症的表现和成因,并且给人们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办法,帮助我们尽快化解精疲力竭症,走出职业倦怠期。
01 什么是精疲力竭症?
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在带领芝加哥公牛队获得了NBA三连冠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震惊了整个体坛。
他本人对于退役的解释是出于个人的意愿,因为自己还没有从年前父亲被谋杀的悲痛中走出来。
蒂文•贝格拉斯博士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乔丹作为成功人士,越来越受制于严重的自尊心的威胁。外界对他的评判过高,如果接下来的球赛不能够再夺冠,那么他的失败将会比成功更加引人注目。
而当他接下来去展望一个四连冠的时候,已经很难讲比赛单纯地看成是一场篮球赛事了,等待他的,将是在这种重复的工作中感受到的种种的压力。
因此,就算过早退役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但好过达不到外界的期盼所带来的恐惧。
这种精疲力竭症在这位篮球明星的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因此,蒂文•贝格拉斯博士认为:所谓的精疲力竭症,是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心理疾病。人们受限于自己的工作经历或者职业生涯,没办法逃脱,更不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由于这种心理疾病的存在,人们通常会具有闹情绪、逃避现实、直接离职的行为,更严重的还会数诉诸一些极端的行为,比如吸毒、抛弃家庭,甚至自残或自杀。
幸运的是,我们有很好的心理指导和治疗方法,来帮助这些人走出困境。
02 精疲力竭症的成因有哪些?
1、强烈的个人主义以及对成功的渴望
上个世纪末以来出生的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中长大,他们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受到过多的关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教育理念也在慢慢变化。大人们总是倾向于将成功的希望灌输到下一代人的身上。
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强烈的个人主义的而一代,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们相信自己不仅在家庭和学校中独一无二,走上岗位之后也一定会是“佼佼者”。
随之而来的,就是每个人对于成长和成功的渴望空前高涨。一旦将单纯地追求某种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很容易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后陷入迷惘期,感到精疲力竭。
2、沉重的期望
在书中,蒂文•贝格拉斯博士引用了威廉·詹姆斯发明的一个公式来说明,沉重的期望是如何压垮了人们的自尊的:
自尊=成功/预期
也就是说,人们要想提高自我的满足感,就需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我们在生活里也通常有这样的经验,即: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期望越大,心理预期就会越高,如果达不到这个期待(通常情况下会是这样),那么自尊就会受到伤害。
因此,只有当我们合理地降低期望值,不让自己肩负着过于沉重的期望,才能够在面对结果的时候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不至于导致心态失衡。
而且较低的期待还会减轻心理负担 ,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3、自我实现的障碍
我们都熟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人们会具备五种需求,而前四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满足后,人们就会到达最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们的这些需求是在不自觉中慢慢一个一个层次发生的,而一旦到了“自我实现”这个阶段,却容易遇到“自我实现的障碍”。
这种障碍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中其他成功人士的比较,发现自己可能不具备自我实现的能力,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因而导致了精神的疲累。
03 如何化解精疲力竭症?
在《自我驱动心理学》中,蒂文•贝格拉斯博士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1、直面自己的弱点,培养“女性思维”
在众多的心理临床治疗中,蒂文•贝格拉斯博士发现患有精疲力竭症的人几乎都表示:一旦有人知道他在接受心理治疗,宁愿“羞愧而死”。
他们不愿意直面自己患上这个心理疾病的事实,而这恰恰是他们获得康复的关键。
因此,要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改变只有女人能够示弱的想法,要像女性一样,敢于示弱,适当的时候可以屈服,不要将自己绑架在“永远不能承认自己是失败者”的高度上。
2、给自己制造‘良性的压力’,拒绝长期高压的生活和工作
挑战总是与“压力”并存。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挑战”是一种动机,不同的动机,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表现。
这个图是著名的耶基斯-道森法则,展现的是激励、压力等对人们的行为的影响。
这个图表明,当人们受到的外在激励和压力在一个区域内不断增强的时候,人们成功完成工作之后的满足感会增加。
但是当这个正向的挑战和压力持续增长,超过最理想的状态的时候,压力就变成了负面激励,给人们带去焦虑和挫败感。
于是人们感受不到信心,反而会对自己达不到目标感到痛苦甚至苛求。
所以,要给自己制造适当的良性压力,而不是过多的压力。
3、搞清楚我们“真实的恐惧”。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焦虑,压力大,精疲力竭,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直面自己的恐惧。
TED有一则心理学家的演讲,叫做《你应该认清你的恐惧而不是目标》。
我们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像文章开始提到的迈克尔·乔丹等国际巨星,他们恐惧的是达不到观众的期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到达自我实现的阶段后,我们恐惧的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与认知不足以支撑我们更大的成功;
还处在中产阶段的人们,恐惧的是不确定的未来的风险和随时到来的“中年危机”;
……
我们只有认清楚我们的恐惧,承认自己的弱势,才有可能客观地面对自己和现实,从而采取恰当的措施,让自己拥有面对恐惧的内心很能力。
你可以对自己说:“这样的困难我都克服了,那我一定能够面对接下来的困难”。
直面恐惧,才能获得能力、勇气和信心。
4、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
剧作家萧伯纳曾经勇敢地放弃了一份成功的职业,在谈到原因的时候,他说:
“我成功了,却感觉深陷泥潭。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有一份非常厌恶的工作,是正常人无法逃脱的那种厌恶……最终,我摆脱了那种生活。人生中真正的快乐是因有意义的事而存在的,它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无止境地抱怨无法让你获得快乐”。
找到意义,获得自我驱动的能量,改变让我们感到焦虑甚至厌恶的现状,是这本书给予我们最大的启发。
在《自我驱动心理学》这本书的最后,蒂文•贝格拉斯博士用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一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可以战胜精疲力竭症,获得我们想要的生活——“只有当一个人了解其人生的意义后,他才会明白应该要如何去做。”
其实,无论我们有没有患上“精疲力竭症”,我们都应当努力去追寻人生的意义所在,我们也都应当通过了解自己的内心,去努力获得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