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有点儿事,中午就不和你一起吃饭了。”
于是,心里默默地想:“我是不是被她讨厌了……”
“这个文案这样写是不行的,还是要再改一改。”
于是,心里默默地想:“领导是不是对我的印象很差……”
“外卖小哥已经迟到半个小时了,气死我了!”
……
这样的类似抱怨、焦虑的小情绪在生活中时有发生。
我们所处的环境,个人的认知水平,自我控制的态度等都会对这些情绪产生影响。此外,我们的情绪经常会受别人的影响。
1.一味配合他人。
人们在社会中一起生活,就会对某些事情和行为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从而产生社会性的贴“标签”行为。贴标签这一行为不仅在超市中存在,人也会被贴上“标签”。比如:
- “你看,她下巴那么尖,一定是整容了。”
- “你要好好学习,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坏孩子。”
- “考不上大学的人一定没出息。”
-
……
由于某种特性,我们可能会莫名其妙地被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但很明显,这种“标签”太过局限,把人固定在某种观念下,挣扎也无能为力。
因此,我们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为了让自己更符合整个社会的“标准标签”,而拼命地向标准标签靠拢;
为了迎合别人而忘记了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变得喜怒无常,让他人主宰自己的情绪,失去控制自己情绪的机会。
2.不能进行独立思考。
许多人小的时候,有老师和家长为自己:
- 安排生活和学习;
- 确定自己上哪些兴趣班,学习什么样的课外技能;
- 在哪所初中、高中就学;
- 年纪再大一点儿,父母和老师帮助选择大学和专业;
哪怕其实已经完全有了独立做决定的能力,也要让老师和家长帮自己想一想是直接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读书,是找个稳定的工作还是凑些钱自己创业。
类似的选择我们从小做到大,从幼年做到成年。这种看起来充满“爱”的保护与关心,恰恰使我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反映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是时刻受人左右。
也就是说,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一直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即使心中有困惑,也不会真的付诸行动去改变现状。
这样的话,就会一直被心中的不满和愤慨所累跨,甚至把这些消极情绪归咎于别人,一蹶不振,陷入恶性循环。
3.尊贵的自尊心。
你以为自己经常与他人发生摩擦,是因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实际上,你可能还忽视了一个关键点:“自尊心”受损。
人们对事情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人可能接受程度较高,不管是什么样的玩笑和言语,都有自信坦然面对;
而有些人接受能力较弱,有些小玩笑,一个小动作都可能会刺伤他脆弱的心灵,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真的可能伤了你的心,打击了你的情绪,让你难以自拔。这时,说清楚自己的内心想法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说清楚自己内心的不满,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许是情绪管理的转机。
4.谈话中的逻辑漏洞。
逻辑上的问题,在谈话中也会引起不可避免的争论和情绪。
“小A,你知道吗?小B经常与老板单独吃饭!”
“那他是不是经常打我们的小报告啊,难怪我们的动态老板了如指掌,以后要离这个人远一些了!”
之后,小B最近发现,同事们开始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他找到一位关系不错的同事问他为什么,对方说是因为他经常与老板一起吃饭,大家觉得他在向老板打小报告。
小B觉得太冤枉了,他和老板以前在足球场偶遇,那以后就经常一起约着踢足球,再吃个饭,聊的也都是足球方面的事情。
要说他打小报告,那可真是子虚乌有呀。
于是,被同事们排挤的小B没多久就辞职了。他还一度很郁闷,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误解他呢?
你看,误解很多情况下就是这样产生的:一些偏颇的观点、一些无意识的人身攻击,都会引起对方的负面情绪。
这种妄加揣测与讨论,看起来没有恶意,其实正是这样的无心之举,对人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那怎样处理受他人影响而产生的情绪呢?
1.集中注意力于事件本身。
许多时候,小情绪被别人所控制,是因为你对自己的情绪关注不够。当你和别人交流时,你会不自觉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掩盖掉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如果想不被别人左右自己的情绪,就得顺从自己的心意,暂时抛弃听他人良言的念头,专注于事情本身,专注于那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忽略那些容易使自己动摇的话,把精力集中,别人就很难有机会影响你。
2.忽略掉情感逻辑,专注理性逻辑
许多时候,尽管我们强调要理性,但仍然在不知不觉中让感性占了上风。
情绪总是容易先于理性而出现,此时的情绪极容易被周围人所影响,使自己原本的理性逻辑被扰乱,深陷在情感逻辑的领域里。
情绪化的逻辑难免有失偏颇,防止情绪化逻辑方法就是时刻默念理性逻辑的重要性。只有在理性逻辑的控制下,才能走向自己的道路而不受他人影响。
3.切勿以偏概全。
对于一件事情,没有考虑清楚的片面逻辑,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情感的陷阱。
我们不能仅仅从单一角度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也不能从单一角度来解读一个人的语言。
比方说,这个周末你本来约好了和朋友去看电影,而电影播出前一晚朋友却给你打电话来说无法赴约,这让你十分生气,并决定以后再也不和他出去玩了。
这就是你以偏概全的想法影响了你的情绪,朋友爽约仅仅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怕你担心所以就没告诉你。你以为你“想当然的生气”害你失去了一位宝贵的朋友。
无论发生任何事、面对任何事、处理任何事时,换个角度多想一想总是有必要的。由于误会,朋友可能会分道扬镳,家人也可能心生隔阂。
因此,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切忌以偏概全。这不但可以让你远离小情绪的困扰,而且可以保持好现有的交际。
4.进行独立思考,不要以大众化的观点看待问题。
网络媒体的发展以及自媒体的发展,使我们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特别是微博、论坛等平台,让人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地与他人讨论。网上引发热议的各种案件,一个接一个“翻转”,围观群众表示:我们生过的气,悲愤过的情感又算什么?
这类现象频繁发生,让人们选择有事情先观望,不到最后都不给予关注;
也有的人选择跟随媒体的脚步,“指哪儿打哪儿”;
还有些人只选择关注与媒体报道相反的方向。
这其中难免有偏激之处,其实我们只要理性看待,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跟随流行的观点去看问题,就很容易保持自我,不受他人情绪的影响。
对自己的小情绪,你应该成为主导者,不要因为别人的影响而改变。
摆脱这一模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到自己为什么受他人的影响,并根据原因,找出方法,并加以解决。坚持自己的步伐和思维节奏,就不再害怕别人的“魔音”“魔爪”了。